我們都說這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無處不充滿資訊。想想現代人一天的生活中會有多少資訊試著從你的五官擠入腦中呢?鬧鐘旋律作響,提示著你該起床的時間;機車儀表板提示你時速與油量;早餐店的看板告訴你販賣的食物與價格;手機裡存著好多人的相關資料、簡訊,甚至可以上網瀏覽網頁、翻 Facebook、逛各式線上商店;路上無所不在的廣告、廣播向你訴說他的故事;電腦世界中的資訊更無法計數,舉凡各式軟體都提供資訊,更不用說網路了,那幾乎是海量的資訊,隨時會把你淹沒!維基百科、Google、Facebook... 等,幾乎已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,不論你有意或無意,每天都有資訊浪潮不斷向你襲來。
回頭望,無論是社交、購物、學習、分享、工作、遊戲、娛樂... 等,都充滿資訊。 當我們的生活浸潤在大量資訊中,該如何過濾、善用身邊的資訊儼然成為資訊時代下的新挑戰,因為資訊無所不在,有好有壞、有真有假,只要一不小心,我們可能就栽入資訊的陷阱中,讓自己無法逃脫,抑或是被狡詐的資訊所騙,身陷囹圄而不自知。
資訊時代下,連我們自己本身都已經被資訊化,要代表一個人,通常只要有下列資訊即可:
真名、身份證字號、住址、電話、電子信箱位址。
只要能收集到這些資料,那麼就能在資訊社會中偽裝成這個人,因此這幾項資訊若要提供給其他人,必得戒慎恐懼,不要輕易給出,只有在確認對方是安全、合法、無惡意、受信任的狀態下才給予。網路上越來越多詐騙行為,不是偽裝成合法公司,就是入侵你朋友的帳號跟你騙取個人資料。
要記住,沒聽過的廠商與公司,需要你去詢問與查證;有名望的公司,要仔細確認網址不是偽造的,最好不要從廣告連結點入,或者是自行輸入前往,因為後兩者都有可能不小心就連到假冒的,或是打錯網址還可以進去的站點,可能是惡意人士設下的陷阱,反過來透過 Google 或 Yahoo 等知名搜尋引擎所查詢到的網址比較有保障;朋友若向你詢問電話或是請你代收簡訊時也要當心,務必確認對方真是你朋友才為之,或者是請對方隔天當面跟你談更有保障,不要隨意就將個人資訊送出而被利用不自知。
目前臺灣上比較知名的網站為 Yahoo、PChome、露天拍賣、Lativ 米格國際、EYESCREAM、博客來網路書店、TAAZE 讀冊生活、天瓏資訊圖書、Facebook、Google、MSN、Windows Live... 等。而國外知名的有 Paypal、Amazon... 等。這些網站尚值得信賴,但仍可能會有安全議題,例如該網站的資料庫被入侵,使用者資料泄露這類事件三不五時就會發生,因此前往任何網站都應該要小心自己的資訊安全。至於其他較不出名的網站,在提供個人資訊之前更絕對得先驗明安全性,以保障自身資料不被誤用、盜用、濫用。
內政部警政署也提供一些防詐騙資訊放在網站上,有興趣可以多看多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不受騙。
此外,網路上所查得的資訊也不見得皆是正確的,有的可能是網友自行揣測、造假、謠傳,每則所見的消息最好都以疑問的態度去面對,想著「有人這麼說...」而不是「事實的真相是...」,以免誤用錯誤消息,或是讓錯誤消息傳得更廣而讓更多人受騙。古人說「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」,這四點正是我們在資訊時代下的保命符:廣泛的學習、詳細的詢問、謹慎的思考、明確的分辨,我們需要好好實習與鍛鍊,才能安心地在資訊海中揚帆。
回頭望,無論是社交、購物、學習、分享、工作、遊戲、娛樂... 等,都充滿資訊。 當我們的生活浸潤在大量資訊中,該如何過濾、善用身邊的資訊儼然成為資訊時代下的新挑戰,因為資訊無所不在,有好有壞、有真有假,只要一不小心,我們可能就栽入資訊的陷阱中,讓自己無法逃脫,抑或是被狡詐的資訊所騙,身陷囹圄而不自知。
資訊時代下,連我們自己本身都已經被資訊化,要代表一個人,通常只要有下列資訊即可:
真名、身份證字號、住址、電話、電子信箱位址。
只要能收集到這些資料,那麼就能在資訊社會中偽裝成這個人,因此這幾項資訊若要提供給其他人,必得戒慎恐懼,不要輕易給出,只有在確認對方是安全、合法、無惡意、受信任的狀態下才給予。網路上越來越多詐騙行為,不是偽裝成合法公司,就是入侵你朋友的帳號跟你騙取個人資料。
要記住,沒聽過的廠商與公司,需要你去詢問與查證;有名望的公司,要仔細確認網址不是偽造的,最好不要從廣告連結點入,或者是自行輸入前往,因為後兩者都有可能不小心就連到假冒的,或是打錯網址還可以進去的站點,可能是惡意人士設下的陷阱,反過來透過 Google 或 Yahoo 等知名搜尋引擎所查詢到的網址比較有保障;朋友若向你詢問電話或是請你代收簡訊時也要當心,務必確認對方真是你朋友才為之,或者是請對方隔天當面跟你談更有保障,不要隨意就將個人資訊送出而被利用不自知。
目前臺灣上比較知名的網站為 Yahoo、PChome、露天拍賣、Lativ 米格國際、EYESCREAM、博客來網路書店、TAAZE 讀冊生活、天瓏資訊圖書、Facebook、Google、MSN、Windows Live... 等。而國外知名的有 Paypal、Amazon... 等。這些網站尚值得信賴,但仍可能會有安全議題,例如該網站的資料庫被入侵,使用者資料泄露這類事件三不五時就會發生,因此前往任何網站都應該要小心自己的資訊安全。至於其他較不出名的網站,在提供個人資訊之前更絕對得先驗明安全性,以保障自身資料不被誤用、盜用、濫用。
內政部警政署也提供一些防詐騙資訊放在網站上,有興趣可以多看多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不受騙。
此外,網路上所查得的資訊也不見得皆是正確的,有的可能是網友自行揣測、造假、謠傳,每則所見的消息最好都以疑問的態度去面對,想著「有人這麼說...」而不是「事實的真相是...」,以免誤用錯誤消息,或是讓錯誤消息傳得更廣而讓更多人受騙。古人說「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」,這四點正是我們在資訊時代下的保命符:廣泛的學習、詳細的詢問、謹慎的思考、明確的分辨,我們需要好好實習與鍛鍊,才能安心地在資訊海中揚帆。
留言
張貼留言